越红工夫茶属于红茶,产于绍兴,诸暨嵊县等县,初制茶称“越毛红”。越红工夫以条索紧结挺直,得实匀齐,锋、苗、显,净度高的优美外形称著。
越红工夫茶品质特点
越红工夫茶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外形优美,内质香味纯正,汤色红亮较浅,叶底稍暗。越红毫色银白或灰白。
越红工夫茶加工工艺
1、萎凋
50年代,天气明朗时,萎凋为日光萎凋,即在室外将青叶均匀地摊放在清洁的地面上或竹制品上,摊叶以叶片基本不重叠为度,摊至一定时间进行翻叶;遇阴雨天,改为室内自然萎凋,即将青叶摊放在茶厂内萎凋架上的萎凋帘上进行萎凋,但日光萎凋较难掌握,室内自然萎凋,时间较长。
50年代中后期,绍兴县稽东一带利用当地生产土纸时使用的类似于土坑的烘纸设施,在阴雨天进行加温萎凋,效果良好,后经改进在绍兴县其余产区推广,之后得到省生产部门肯定,加以总结推广。
60年代初,绍兴市红茶产区推广萎凋槽萎凋,萎凋叶质量稳定,生产效率提高,逐渐成为主要的萎凋方式。70年代,绍兴县茶场制成连续萎凋机,工效更高。萎凋槽萎凋,操作上主要是掌握好温度、风量、摊叶厚度、翻叶、萎凋时间等因素。
一般鼓风气流温度控制在35℃以下,做法是,春季采用加温萎凋,而夏秋季气温高,只鼓风不加温。雨水叶和露水叶,需要加温萎凋的要先鼓风,吹干叶子表面水分再加温。风量根据叶层厚薄等情况而定,摊叶厚的,风力要大些,薄的要小些。
摊叶掌握“嫩叶薄摊、老叶厚摊”的原则,摊放时把叶子抖散,摊得均匀,并使叶子呈蓬松状态,做到厚薄一致。萎凋过程中要翻抖几次,将上层茶叶翻抖到下层。雨水叶、露水叶在萎凋前期适当多翻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