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宜兴红茶历史发展

汉史以名,三国以盛

东汉年间,宜兴红茶已在汉家史书《桐君录》中得名,书中有言“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而其中的晋陵即指宜兴,后更有汉王到宜兴茗岭“课堂艺茶”的趣史;到三国孙吴时代,孙权曾居阳羡为政,对其极力推崇,固宜兴红茶兴盛于江南,美曰“国山茶”。

誉满唐年,诗颂文撰

唐朝年间,无论市坊乡野还是权贵宫廷,宜兴红茶已是誉满天下,茶圣陆羽亦在《茶经》中大加褒扬“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更另其名重一时;唐风好文,卢仝、杜牧、白居易、皇甫冉、陆龟蒙、张籍等诗文大家,都因深谙宜兴红茶而诗颂文撰诸多,特别是亦有“茶圣”之称的卢仝的一句“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更是将宜兴红茶的文化底底蕴趋向极致。

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宋间紫砂,明清人家

宋朝年间,苏轼曾居宜兴,深研宜兴红茶在饮用中与紫砂茶壶的交相辉映之趣,并将其心得录于后人,对宜兴红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归于一统的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清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下生产和经营上的逐步成熟,宜兴红茶已经成为百姓人家中的生活必需品,深入乡里,享誉民间。

自然孕育,技艺雕琢

宜兴红茶乃自然孕育之佳茗,固所产之地必然先天独厚;而宜兴红茶亦为隐世璞玉,更需后天技艺精心雕琢。得春谷蕊宜兴红茶,凭靠着“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再加优质茶田500余亩,以及风雨适度,晴阴协调,固能够集先天之大成;又倚设备之精良、人力之精干、技艺之精湛,妙手天成饰雕琢,更令茶香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不事源水,入沸弥香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宜兴红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文章链接:http://www.282869.com/a/31461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