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红茶,产自于广东省英德市,是当地著名的特产,也是传统特产,拥有卓越的品质,以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等特点而备受世人的喜爱,品质可以和滇红、祁红相比,称之为是中国三大红茶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英德红茶的前世今生!
英德茶的前世
关于英德产茶不少学者认为可追溯到唐朝,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是陆羽《茶经》中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许多学者认为,现在英德所在地隶属韶州,因此,英德早于1200多年前的唐代就开始产茶了。
关于英德自唐代开始产茶,除了《茶经》中所提及的内容之外,有关资料还提到另外两个论据:
一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英德县志·物产篇·茶类》中有记载:“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
二是,中国农业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等编著的《世界茶业100年》中提到,英德茶业始于唐代,是唐代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
此外,唐代文人墨客山间饮茶的雅玩也已经出现了。
在英德市郊南山有一摩崖石刻据考证为北宋时期所凿,名为《英州众乐亭记》,上面刻有:“唐人元杰偕寺僧智捷,开东岭洞谷为名并序,刻绝壁间。涵晖谷、陵烟嶂、飞霞岭、煮茗台、寒翠亭,皆唐人遗迹。”而且,在众乐亭旁边还有元杰所书的“煮茗台”三字。
不得不感叹古人生活的诗情画意,这涵晖谷、陵烟嶂、飞霞岭、煮茗台、寒翠亭,哪个名字不引人心向往之?游山玩水、品茗煮茶、放诞风流,真是快意人生。
自此以后,经过宋、明时期,到清代一直都是广东产茶县之一。当然,那时候英德的产茶皆不成规模。
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战乱不断,当时的茶园也几近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