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切是区别各种制法的工序。由于揉切的机械不同,工艺技术亦相应不同,其产品的外形、内质亦有差别。
(一)转子揉切法转子揉切法的切碎是采用卧式转子机完成的:。萎凋叶经过揉捻,卷紧成条后投入转子机进茶口,由螺旋推进器推至切碎区,通过挤压、绞切切碎,再从机尾排出。采用转子揉切法茶叶在转子机中的时间短,绞切挤压力大,颗粒较平切紧结,尾茶较少,一般为6%~10%,经济效益较高。
目前,转子机的型号较多,按转子结构分有叶片棱板式、全螺旋滚切式、螺旋绞切式、球形挤切式等。各种型号转子机的结构又有不同筒径之分,揉切性能和机组配套也不尽相同,各地的揉切工序有很大的差别。最常用的揉切工序有以下几种。
1.揉捻机与转子机组合 普通揉捻机揉条、解块筛分后,进入转子揉切机切后筛分,筛头经多次反复揉切。这种组合揉切,要求萎凋程度适当偏重,揉捻时间较长,一般需70分钟才能完成一个作业流程。所制得的产品,外形颗粒较紧结,色泽也较乌润,但香气和滋味往往显得钝熟。目前我国红碎茶区采用这种组合的揉切比较广泛。在大叶种地区,春茶一般先以90型揉捻机揉条30~40分钟,然后进行解块筛分,筛底提取毫尖茶,筛面茶进转子机切3~4次;夏、秋茶,揉条后如无毫尖茶可提,则可全部由转子机切碎。小叶种中、下档鲜叶原料制红碎茶,萎凋后经90型揉捻机揉条30~40分钟,再用转子机连续切3~4次,每次切后只解块、不筛分。揉切叶经发酵后立即烘毛火,烘后的毛火茶用平面圆筛机筛出团块茶,团块茶经打碎后再过筛,然后分别打足火。
2.转子机组合 为了便于揉切作业连续化,用30型转子搓揉机代替90型揉捻机,解块散热后,又进入转子揉切机切后筛分,筛头反复揉切。转子揉切机具有强烈、快速的揉切效果,提高成品鲜爽度,并能节省设备、厂房投资,降低成本。但是茶坯在转子机中因强烈挤压和绞切而产生高温,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使叶温升高5℃~10℃,对发酵带来不利的影响。
目前部分大型红碎茶厂常用的机具配套为:采用30型卧式(或洛托凡)搓揉机揉捻,第一切采用大型转子机,第二切采用中型转子机,第三切采用小型转子机,其转子机作业线配备的型号分别为27型、20型和16型,生产效率高,颗粒较紧结,成茶鲜强度好。
萎凋适度的叶子,由输送带输入卧式搓揉机后,即可进入连续流水线作业,一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