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白琳工夫茶的制作工艺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制作技艺是创制工夫红茶的中心工序,也是茶芽原料到制作成品的关键环节,且传承久远,独具制造魅力,是福鼎历史的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白琳工夫茶的制作工艺。

白琳工夫茶的制作工艺

白琳工夫茶的制作工艺

自清代创制始至解放前,白琳工夫红茶是纯手作业加工,以民间农户、茶贩自设制茶作坊生产形式存在。并由茶商、茶馆收购毛茶或茶青(鲜茶叶)进行精制加工成品茶。

白琳工夫属于发酵茶,香味、汤色和叶底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白琳工夫茶制作工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白琳工夫茶初制加工工序:采摘→萎凋→搓揉→解块→发酵→烘焙。

白琳工夫茶的制作工艺

由于“白琳工夫”品质有其特殊的需要,所以十分讲究鲜叶原料的采摘嫩度,尤其是福鼎大白茶,更要求早采嫩采,否则芽叶过大,成品外形粗松,滋味淡薄,影响品质.

在初制工艺中,特别注意控制适度萎凋,以提高鲜酸爽度,并严格采取轻重揉结合,及时提取成形的芽叶,以保存毫芽.发酵叶先上烘,采用双复焙的方法,先以100~120(干燥机进风口温度,下同)高高温烘至八成干,继以85~95低温烘至足干.后一次烘焙,要”文火慢焙”,认真掌握火候,力求在透发毫香的经常上保持鲜爽特征。

白琳工夫与政和工夫的区别

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以政和县为主。全县山林茂密,气候温和,雨理充沛,土壤浓厚微酸性,茶树生长繁茂。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外形条索紧结结圆实,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采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待久,味醇和,叶底红匀。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白琳工夫茶的制作工艺》
文章链接:http://www.282869.com/a/59571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