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水仙,乌龙茶,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相传在南宋时期已有栽培,迄今已有900余年历史。凤凰水仙成茶香气特高,滋味浓郁甘醇,汤色金黄;制红茶,香气高,汤色红艳,呈”冷后浑”。
凤凰水仙产地
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相传在南宋时期已有栽培。现树龄逾200年者有2000多株。主要分布在广东潮安、丰顺、饶平、蕉岭、平远等地。20世纪50年代后,广东省大面积栽培。海南、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区有少量引种。
凤凰山区位于潮安县东北部,东邻饶平,北连大埔,西界丰顺,四面青山环抱,海拔高度在1100米以上,最高的乌山高达1498米。属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0C,最高35℃,最低零下2℃,霜期20~30天,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900毫米左右,雨天年平均140天,相对湿度80%,土质多为黄壤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pH值为4.5-6,山高云大,是茶叶的理想种植地。
凤凰水仙加工工序
①采摘标准为嫩梢形成驻芽后第一叶开展到中开面时为宜。过嫩,成茶苦涩,香不高;过老,茶味粗淡,不耐泡。采摘时间以午后为最好。
②鲜叶晒青要薄摊,叶片不重叠。叶张含水量少、空气湿度小时宜轻晒,反之宜重晒。晒后在室内凉青架上摊置1~2小时,摊叶厚度不要超过3厘米。优质产品多进行两晒两凉。凉青适度的叶子并筛堆置,四周高,中央低。
③摇青与摊凉一般必须经过5~6次摇青。每次摇青结合摊凉1。5~2小时,后期摊凉要延长半小时左右。第三次起,根据青叶变化情况结合摇青50~100转。
④杀青先闷一下再扬炒,后闷炒,炒匀炒透。
⑤揉捻操作先轻后重,必要时可进行复炒复揉。
⑥烘焙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烘至五成干,摊放1~2小时。第二次较低温焙至七八成千,摊放6~12小时。第三次低温焙至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