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毛尖是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的绿茶。自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就有记载。其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鸠坑毛尖分三级,清明前采制的称毛尖,品质最好,取的一般都是嫩芽不带梗。谷雨前采制的称雨前,谷雨后者称炒青。
鸠坑毛尖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冲泡后芽叶肥壮、魁梧,清澈完整,色泽黄绿明亮,银毫长而特显,茶味芬芳而带有熟栗子香,滋味鲜浓。
一、鸠坑毛尖的采摘标准
它的采摘,一般在清明前开采,采茶要求提手采,茶芽成朵,不带鱼叶、茶蒂及夹杂物。
1、特级茶: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形如笔尖(每500g鲜叶含芽5600个左右);
2、一级茶: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为主,有少量一芽一叶;
3、二级茶: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为主,有少量一芽二叶初展。
以上就是不同级别的鸠坑毛尖采摘标准啦,茶叶的采摘标准十分重要,不仅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还会对茶叶的口感造成影响。
二、鸠坑毛尖的机械加工法
1、杀青
杀青温度以温控仪设定260~320℃,出口处筒腔内气温90℃左右。在生产中用手来反复感觉筒温和出叶端鲜叶杀青后的质量来调整温度和杀青时问的长短,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1min~1.5min。杀青开始投叶时宜连续抓2~3把鲜叶投入进叶处筒体内,使筒壁储藏的热量充分吸收,避免出现焦叶现象杀青叶含水率60%~62%左右,以叶质变软,叶色转暗,略有成条,折梗不断,有明显清香时为适度。
2、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