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产茶,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宁红工夫茶就产于这里。远在唐代时,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生产红茶则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到十九世纪中叶,宁州工夫红茶已成为当时著名红茶之一。
宁红工夫茶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修水有千余年的产茶历史。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所著《茶谱》载:洪城双井白芽,制作极精。至两宋,更蜚声国内。北宋黄庶、黄庭坚父子将家乡精制“双井茶“推赏京师,赠京师名士苏东坡等,一时名动京华。欧阳修《归田录》誉为“草茶第一”。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兴知府韩邈奏曰:“隆兴府惟分宁产茶,他县无茶”。当时年产茶二百余万斤,“双井”、“黄龙”等茶皆称绝品。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到十九世纪中叶,宁红畅销欧美,成为中国名茶。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中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称赞“宁红色、香、味俱属上乘。”
1904年宁红生产朝廷贡品–太子茶。光绪年间漫江罗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制的太子茶,在汉口以每市斤2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俄国人。1914年宁红极品白字号太子茶参加上海赛会,每磅售价48两白银,茶获五国外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奖匾。清宣统二年,漫江郭敏生开设的义泰祥茶行特制的贡茶,和民国四年郭鸣岐在漫江特制的贡茗,先后在南洋劝业赛会上夺魁,荣获最优超等文凭。
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宁红工夫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步入鼎盛时期,每年输出30万箱(每箱25公斤)。光绪三十年,宁红输出达30万担。那时县内茶庄、茶行多达百余家,列茶业者甚多,较有名气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大吉祥、怡和福、恒丰顺、广兴隆、正大祥、恒春行、同天谷行等,全县出口茶占中国总数十分之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