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算好茶吗?桐城小花茶是安徽桐城的历史名茶,也是一种绿茶,除具有名茶应有的特征外,还附有独特的“兰韵”。兰花禀天地之精华,香幽远而飘逸,纯皎洁而无暇,彰显君子风范。总的来说,也是一款不错的好茶。
桐城小花起源
桐城产茶历史甚早,有文字记载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证实应在明朝。史载明朝大司马孙鲁山(孙晋),乞休隐居龙眠山,在椒子崖下构筑了“椒园”。孙鲁山生性爱茶,宦游时得异种茶籽,植之“椒园”,用人参剩汤浇之,茶作兰香,进贡朝廷,称作“椒园茶”,与当时名茶“顾渚”、“蒙顶”齐名,跻身“贡品”之列。
《桐城风物记》云:“茶,山园皆有种植者,惟小龙山方氏龙泉庵茶产于云雾石隙中,味醇而色白清香,品不减于龙井,龙眠孙氏椒园茶亦佳。”孙鲁山用椒园茶馈赠友人姚孙斐(明末兵部职方司主事),姚赋《孙鲁山贻山园新茶》诗:“俱理山中薜荔裳,多君胜事在茶筐。紫茸手焙调生熟,白绢函题寄色香。活水煮泉鱼眼沸,小瓷注液乳花尝。醒余午后神都爽,蝴蝶休教绕竹床。”由此,椒园茶从“贡品”扩展到馈赠亲友的礼品。产地也扩大到龙眠山双溪、杨家楼(现名杨头)等地。
桐城小花茶五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中,翰墨茶香,浸润了桐城派的文章,也造就了一代人臣的谦谦君子之风。“六尺巷”是桐城文化物化了的载体之一,故事的主人翁具有小花茶“精行俭德,兰幽山中”一样的品格,两者文化有一脉相承的契合。探讨小花茶文化对“六尺巷”形成的影响,将“六尺巷”作为桐城小花茶文化的载体,对做大做强桐城小花品牌,振兴山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桐城小花保健功能
1、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