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浙江名茶--日铸雪芽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浙江名茶–日铸雪芽”的资讯内容,更多茶类知识请关注!

浙江名茶–日铸雪芽

【类别】:绿茶

【产地】:浙江绍兴会稽山山麓王化乡日铸岭

【简介】

日铸雪芽,绿茶。又名日铸茶、日注茶。产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山麓王化乡的日铸岭,日铸岭下分上祝和下祝两个自然村,下祝村御茶湾所产的日铸雪芽,味醇香异,为日铸茶的绝品。其地古木交荫,野竹丛生。御茶湾在下祝村下,为著名产地之一。产区云雾缭绕,土质肥沃,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418毫米,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该地茶树较其他茶园地势低,萌芽期来得迟缓一些。该茶经开水冲泡后,雪芽直竖,茶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如兰似雪,故又称“兰雪”。

日铸岭上峰峦叠嶂,地势高峻,苍松翠竹,溪流潺潺,云雾缭绕,气候湿润,乌砂壤土,土质肥沃,适宜茶树生长。在御茶湾的山坡上,一畦畦梯田式的茶园,生长着郁郁葱葱的茶蓬,吐出细嫩肥壮的芽梢,是适制雪芽的理想原料。

【采制工艺】

宋代,日铸岭茶区对唐代用蒸青研碾法制作团饼型茶的制茶方法作了重大改革,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遂创制成日铸茶。问世以来,列为贡品,享誉全国,并在之后的多个朝代享有盛名。

日铸雪芽,清明时节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回的鲜叶经过拣剔摊放,失水5%左右进行炒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杀青、整形理条、干燥三道工序。

杀青:高温杀青,锅温190~200℃时投入摊放叶800~1000克,杀透杀匀,适度起锅,摊凉后再入锅揉炒做形。

整形理条:锅温70~80℃,采用揉、炒结合,揉中有炒,炒中有揉的方法,达到形似鹰爪紧细略钩的目的。当于度达七、八成干时起锅摊凉。

干燥:采用烘笼进行。分毛火和足火两个过程,毛火烘温90~100℃,足火烘温70~80℃,烘至足干,含水量6%以下,捻茶即碎为适。下烘后的茶叶经摊凉、收灰密封包装贮藏。

【品质特点】

日铸茶的品质,历史上有许多评价,茶圣陆羽曾评其为珍贵仙茗。北宋杨彦龄《杨公笔录》中述:“会稽日铸山……茶尤奇,所收绝少,其真者,芽长寸余,自有麝气”。南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述:“日铸雪芽者,……其芽纤白而长……雪,言其白也”。对日铸茶品尝、贮藏方面也有载述:宋代陆游《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中述:“……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会尝”。“汲泉煮日铸,舌本方味永……”(陆游《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在《安国院试茶》中曰:“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又一诗注:“日铸贮以小瓶蜡纸丹印封之,顾渚贮以红兰缣囊,皆有岁贡”。明人张岱《陶庵梦忆》中载:“兰雪茶。日铸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浙江名茶--日铸雪芽》
文章链接:http://www.282869.com/a/2736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