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天目青顶的加工技术

天目青顶茶是我国名茶。它的制作过程与普通茶叶无异,只是揉捻放于粗麻布上轻轻搓揉,不使茶叶出汁。

天目青顶,又称天目云雾茶,是在国际商品评比中获得金奖的古今绿茶上品,产于临安县东天目山的太子庙、龙须庵、溪里、小岭坑、朱家村及森罗坪等地。天目山区是我国古代老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明代袁宏道在《天目山记》中就有”天目山,三件宝,茶叶、笋干、小核桃”的记载。

产区气候温湿,森林茂密,树叶落地,形成灰化棕色森林土,腐殖质厚达20厘米左右,土壤疏松,色黑,呈酸性反应。终年云雾笼罩,雾日年平均250天以上。茶树多植于海拔600~1200米之间较为避风的山凹或山坞中。

按采摘时间、标准及焙制方法不同,分为顶谷、雨前、夏乌、梅尖、梅白、小春等品类。顶谷、雨前属头春茶,最幼嫩细纤,色绿味美,为最佳品。顶谷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小春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开展,鲜叶嫩度仍高于一般茶叶。顶谷、雨前在制作时,杀青采用竹筷在锅中翻炒至适度,起锅时煽风凉却;揉捻放于粗麻布上轻轻搓揉,不使茶叶出汁;最后置于焙笼中放于炭火盆上分毛火、足火二次焙烘干燥。成品外形紧结成条,叶质肥厚,芽毫显著,色泽深绿,油润有光;冲泡后,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滋味鲜美,清香持久。

天目青顶茶制作工艺精细,原料上乘,其挺直成条,叶质肥厚,芽毫显露,色泽深绿,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是色、香、味俱全的茶中佳品,已先后销往荷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该茶生产历史约从明代开始,当时被列为六品名茶之一,作为贡品。1936年在南洋国际会议评比中获特等金质奖。明代被列为“贡品”。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优胜名茶之一。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天目青顶的加工技术》
文章链接:http://www.282869.com/a/4134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