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普龙茶(PuLong tea),是壮族传统历史茗茶,云南茗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由壮族茶农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于民国初年,后冠以地名为"普龙茶“。
普龙茶,为绿茶特种茶类,是未经发酵,经过萎凋、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品,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功效。
历史沿革
普龙茶起源于汉昭帝始元年以"僚"、"濮"为主的9个部族组成的句町古国,汉朝廷封句町部族首领母波为句町王,句町国盛产茶叶,至今濮人栽种留下的古茶树仍生长在九龙山南麓沿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里以及九龙山向外发展的底圩乡等地也发现有少许古茶树群种。
民国时期,普龙村被发现有少许茶树种群,其历史悠久,后得到大力发展, 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品。后冠以地名为"普龙茶"。
自然地理
地理气候
普龙茶位于九龙山山脉原始森林区北麓,其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宜人,长年云雾缭绕,最高海拔1915米,最低海拔698米,平均海拔1001米,年平均气温18℃-21℃,年降水量1250毫米,无霜期360天,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明显,属亚热带高原气候。
产地分布
主要产地以普龙自然村,普弄、同幕、普龙、那哈、那尾、者飘为核心,其中普龙最为正宗,口味更佳。
制作工艺
鲜叶采摘
普龙茶采摘细嫩,通常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采摘回来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然后萎凋(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
系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