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翠峰产地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北部。境内丘陵起伏,江湖环绕,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果茶满山,景色宜人,系湖北省70年代所新创制的名茶。1980年通过鉴定,1982年获省政府科技改进三等奖,1982年在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之一。
金水翠峰制作工艺
金水翠峰的整个制作,除整形工序用手工操作外,其余杀肯、揉捻、初干、烘干四道工序均用机械。独特外形的形成,主要在于手工整形,操作特别细致。其法是在100℃左右的焙灶上,用双手抱满茶叶前后轻搓,使初干叶均匀地搓散,以利整形。待初干叶受热变软,改用搂、搓、掷三个手法交叉使用,反复进行整形。
搂:用双手的手掌相对,虎口撑开,利用其余四个手指将零散在焙灶上的茶叶集拢成堆,并随之抱在手中,以促使茶叶成条,并使之紧直。
搓:是把搂在手中的茶叶,随势连手带茶,一手在下,敞开手掌,手指第一关节微微弯起,另一手在上,也敞开手掌,手心向下挺起,用微力往前推进,使茶条在手中转动,形成圆条形。
掷:是将茶叶搓后,即分开双手,使茶叶落下焙灶,散发茶叶水分。
整个整形过程,搂、搓、掷三个手法反复进行,美观的茶条就是这样逐步形成的。
金水翠峰保存方法
1、专业保存
根据对象及金水翠峰拥有和保留量的不同,保留和蕴藏方法主要分为专业及家庭两类,专业保留主要是茶商对其茶品进行保留,家庭主要是少量金水翠峰的保留,其中金水翠峰的专业保留方法有三种:
一是石灰块保留法:生石灰块装于白细布做的袋内。金水翠峰装入白棉纸袋内,外套牛皮纸袋,然后将小口陶坛洗净晾干,下垫白纸,将金水翠峰袋置于小口陶坛内,中间嵌于一二只石灰袋。用数层草质密封坛口,最后用砖头或者厚木版压实,以减少空气交换量。此后要常常检查保留情况,石灰潮解后要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