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毛尖为绿茶类新创名茶,20世纪80年代初创制成功。毛尖茶原产于桂林尧山脚下的广西桂林茶叶科研所,茶研所位于明代靖江王墓群之中,风景宜人。桂林毛尖产于广西桂林尧山地带。
桂林毛尖茶产地环境
桂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1度,极端最高36.3度,极端最低0.8度,年降雨1733毫米,相对湿度79.8%,昼夜温差大。桂林毛尖所在海拔163.9米,土质为缓坡地黄红壤类型,PH值5.0–5.5,肥力中等。
毛尖茶区属丘陵山区,海拔300米左右,园内渠流纵横,气候温和,年均温度18.8℃,年降雨量1873毫米,无霜期长达309天,春茶期间雨多雾浓,十分有利茶树生长。
桂林毛尖茶制作工艺
(1)采摘:一般3月初开采,至清明前后结束。特级茶和一极茶要求一叶一芽新梢初展,芽叶要完整无病虫害,不同等级分开采摘,鲜叶不能损伤.堆沤,不能在阳光下暴晒。
(2)摊放:不同等级分开摊放,时间3–6小时,失水度5%,避免阳光直射。
(3)杀青:锅温在260度左右,投叶量0.5千克,要求无红梗红叶,焦片,直至茶叶清香显露,叶片较干爽卷成条。
(4)揉捻:空揉—-轻压—-空揉—-出茶,二级茶轻压时间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