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皖西黄大茶的功效与作用 皖西黄大茶的冲泡方法与制作工艺

皖西黄大茶是我国名茶,归属于黄茶类。外观设计梗壮叶肥,叶子成条,梗叶吉相接形近钓鱼钩,梗叶金黄色显褐,颜色光亮,茶汤颜色深黄色显褐,叶底黄中显褐,味道深厚纯正,具备高嫩的焦脆。产自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

茶名:皖西黄大茶

别称:霍山黄大茶

价格行情:299-2999元

茶系:黄茶

荼叶特性:梗壮叶肥、金黄色显褐

口感:深厚纯正

皖西黄大茶的发展历史

明朝许次纾《茶疏》记叙:“天地名山大川,必产灵草。大河往北,霍山县茶生数最多,名品店也振于南(方);山陕人皆用之。中国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食滞,亦甚宝爱。顾彼山间不当生产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已经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区筒乘热便贮,虽有缘分枝紫笋,辄就腊黄,仅作下食,奚堪品斗。”

这篇经典著作记述了黄大茶的出产地,市场销售,制造器材,存储包裝,药用价值作用等作了系统软件的阐述,特别是在是这被记述的加工工艺与目前黄大茶的制作方法,大概符合。糊味和闷黄,更是黄大茶的本质属性。清朝乾隆皇帝四十一年(1776)的《霍山县志》里记述:“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层者日毫针,隔日雀舌,又隔日红梅花片,白兰花头日松萝。”

中国茶鼻祖陈椽在《安徽茶经》记叙:黄茶原产地较主阔,浙江省的平阳、东阳市,霍山、岳西、金寨、六安及湖北英山生产黄大茶,中国台湾也是黄茶制造,在其中以霍山县黄大茶为最知名,生产量数最多。

皖西黄大茶的特性

叶大、梗长、淡黄色黄汤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食滞之功效。又具备浓裂的老火香(别名锅耙香)。知名的种类有安徽省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省的大叶青等。霍山黄大茶外观设计梗壮叶肥,叶子成条,梗叶吉相接形近钓鱼钩,梗叶金黄色显褐,颜色光亮,茶汤颜色深黄色显褐,叶底黄中显褐,味道深厚纯正,具备高嫩的焦脆。

皖西黄大茶的冲泡方法

一、烫壶

在泡茶以前要用热水烫壶,一则可除去壶里臭味;再者热壶有利于蒸发茶韵。

二、置茶

一般泡茶常用茶具壶口皆较小,先要将荼叶装进茶荷内,这时可将茶荷拿给顾客,赏析荼叶外型,再用汤匙将茶荷内的荼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开水倒进茶杯中内,再次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茶壶,水自高些押注,使荼叶在壶里滚翻,散了,以更充足泡起来茶气,别名"高冲"。

五、低泡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皖西黄大茶的功效与作用 皖西黄大茶的冲泡方法与制作工艺》
文章链接:http://www.282869.com/a/5140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