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远安黄茶蓄势待发

远安黄茶蓄势待发

远安的茶叶尤如县名“远处安静地生生不息、清香悠幽的一片叶子”!虽说事茶数十年,但真正认识远安黄茶还是今年的事,而这一初识还真让我为之惊讶、相见恨晚。

首先给我的冲击是自然生态无与伦比。虽说到远安已是深秋时节的10月下旬,但第一印象却是天空湛蓝一尘不染,虽然借茶之光好山好水走得多看得也多,但那天之蓝、那水之清、那山之绿似乎正是我理想中的生态茶园所需要的环境。再从当地了解,这里有着出入多峡谷、溪水不断流的独特地形地貌,也许正是这一特殊,不仅给这里的生物“绿色”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还阻隔了外界风寒尘沙的侵袭!还有这里丹霞山岩风化后形成的红砂岩壌、团粒结构疏密有序,能蓄能排旱涝无忧,非常有利于茶树根系舒展发达,这样的茶树生长条件自然有着其原料有别于他人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

其次真切感受的是产茶历史悠源流长。远安茶叶产业规模虽属小县,但其产茶悠久的历史同样可圈可点。

陆羽《茶经·八之出》中描述:“山南:以峡州上……”,根据“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解释,唐代山南道的峡州应包括远安、宜都、夷陵三县,以及按《茶经》成书780年推算,远安有茶迄今已有1200年以上;当然,从神农氏居住在峡州境内神农架,传说是他发现茶的角度分析,远安产茶历史提早到什么时候,便更富有想象与探究了。

到宋代,远安鹿苑茶已近远闻名,并有“茶以鹿苑为最”之多方记载。从清《远安县志》“远安茶以鹿苑为绝品,每年所采不足一斤,反不如凤山之著名,然凤山亦无茶,外间所卖皆出董家畈、马家畈等处,以其近凤山故曰“凤山茶。”史料理解,清代远安茶叶曾有过名声在外、好茶难求、产业兴旺的局面。由此也说明,远安作为茶叶产区与全国众多著名产区一样已由来已久!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远安黄茶蓄势待发》
文章链接:http://www.282869.com/a/5137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