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皖西黄大茶加工工序

霍山黄大茶制作工艺精湛,成茶品质佳,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是品质不错的黄茶茶品。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皖西黄大茶的加工工序。

皖西黄大茶加工工序

皖西黄大茶加工工序

皖西黄大茶加工技术加工工序为炒茶、初烘、堆积、烘焙。

1、炒茶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连续操作。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破坏酶的活性;二青锅主要起初步揉条和继续杀青的作用;熟锅主要是进一步做条。炒茶锅都采用普通饭锅,按倾斜25。~30。砌成相连的三口锅炒茶灶。

炒茶都使用竹丝扎成的炒茶扫把,长约1米,竹丝一端分散直径约为10厘米。所不同的是炒法,当地茶农总结为“生锅要旋,二锅带劲,熟锅要钻”,另外锅温也有所不同。生锅锅温为180℃~200℃,投叶250~500克,两手支起炒茶扫把在锅中旋转炒拌,使叶子随着扫把旋转翻动,受热均匀,此即“满锅旋”。

皖西黄大茶加工工序

同时注意旋转要快,用力要匀,并不断翻转抖扬,散发水蒸气。炒3~5分钟,叶质柔软、叶色暗绿时,可扫入二青锅内继续炒制。二青锅锅温略低于生锅。进入二青锅后,及时用炒茶扫把将叶子困住在锅中旋转,转圈要大,用力也较生锅大,即“带把劲”,使叶子顺着炒把转,而不能赶着叶子转,否则满锅飞,起不到揉捻作用。

然后再加上炒揉,用力逐渐加大,做紧条形,通过多次炒揉,当叶片皱缩成条、茶叶黏着叶面、有黏手感时,可扫人熟锅继续做形。熟锅温度更低,为130℃~150℃,炒茶方法基本同二青锅。所不同的是增加了旋转搓揉,使叶子吞吐于竹丝扫把问,即“钻把子”。如此炒揉、搓揉连续不断进行,待炒到条索紧细、发出茶香、达三四成干时,便可出锅,进行初烘。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皖西黄大茶加工工序》
文章链接:http://www.282869.com/a/4323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