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溪兰香的采、制工艺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特尖要求采一芽二叶初展芽叶,茶农形象地称为“一叶抱,二叶靠”。茶芽还须肥壮完好,长约3厘米,每100个鲜茶芽重量应为15克左右。采回的鲜叶必须立即摊放,一般是上午采,下午制。汀溪兰香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杀青和烘焙两道。杀青投叶量要少,拌炒为主。烘焙用炭火,分初烘和复烘两道。初烘、复烘均用四只烘笼连续进行,其中并有轻压做形。尖茶外形松散,难以贮藏保鲜,因此要求成品茶含水量低于4%。
1.鲜叶分级
适合制的鲜叶要求在一芽二叶以上,但鲜叶要分级采摘。将一芽二、三叶的鲜叶作一等次,一芽三、四叶的又分一等次,老茶作另一档次分开。采茶时应采用“提折”采,禁用指甲“捏采”及“一手抓采”,尽量避免损伤嫩叶。忌紧压、曝晒、雨淋鲜叶。上午十点前钟后所采的鲜叶分开制作。
2.晒青
总体原则是薄摊快晒。要求晒青叶均匀一致,失水率在某些方面15~20%左右为宜(即10斤鲜叶经晒青后重量在8.5至8斤左右).晒青标准以顶芽下第二片叶叶色变为暗绿、有光泽,叶片微向后卷为度。晒青程度应根据鲜叶嫩度、产茶季节、气温高低|、空气湿度的大小、光照强度、制作过程的可连续程度等灵活掌握,以便发挥此工艺的最佳水准,提高成茶的质量档次。晒青在室外当阳处以篾制品或铁筛垫晒,晒青叶摊放厚度宜薄不宜厚,以叶片这间互无遮挡为最好;整个晒青过程需轻手翻动2至3次,使晒青叶受光照程度均匀一致。在空气湿度大、气温较低的天气晒青程度应重些,在气温较高、光照强烈或不能保持制作连续性(时间不充分)情况下则不能重晒,强光照(中午)或高温条件下晒青应分次进行,每次晒青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气温超过35℃时不宜进行晒青。晒青时间在春、秋季一般掌握在30至45分钟左右,夏季则在15至25分钟左右。不论在哪一个季节,凡晒青不到5分钟即显浓郁花香的鲜叶不宜制,应立即停止晒青,移至室内摊放2至3小时后,待再显花香时则可杀青,以绿茶的方式炒制。晒青叶以闻这微青、略带“水香”味为好,闻这显甜味、或全为“水香”味则为晒青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