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皖西黄大茶的产地

皖西黄大茶自明朝便已有记载,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其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香高耐泡,属于品质不错的黄茶。下面,我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下皖西黄大茶的产地。

皖西黄大茶的产地

皖西黄大茶产地介绍

皖西黄大茶是中国名茶,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等地,其中以霍山县火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佳。

生长环境:

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公里,105国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东西贯通,大革命时期为鄂豫皖红色区域中心。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人口37万,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5个村、17个社区,是一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其中以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大化坪、漫水河及诸佛庵等地所产的黄大茶品质最佳,这里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山高云雾多,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植被覆盖率达到76%以上,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4.5-6左右,生态条件良好,适合茶树生长。

皖西黄大茶的产地

栽培技术:

1、茶园种植

20世纪80年代,茶树栽培主要采用茶籽条播。条播茶园分单先条播、双行条播和三行条播三种类型,种植密谋较度。从1986年到1989年期间,大部分为三行条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基本以两行条播为主。单行播,行距1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1330丛,每穴3株;双行条播,在单行条播播幅内增加1行茶丛,行距150厘米×2(行)×33厘米(小行距)×33厘米(株距)每亩有效株数5000~7000株,每穴2~3株;三行条播,在条播茶园播幅内增加茶行,缩小标距,即大行距150厘米×3行×33厘米(小行距)×23厘米(株距),每亩6667丛,苗2万株,每穴3株。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皖西黄大茶的产地》
文章链接:https://www.282869.com/a/4323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