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茶文化
品一杯好茶

霍山黄芽闷黄茶,闷黄是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

霍山黄芽,原属于黄茶,闷黄工艺起源唐朝,清末之后闷黄工艺失传,而当今的霍山黄芽工艺实属绿茶范畴,一直求解传统的闷黄工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霍山黄芽闷黄茶,闷黄是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

霍山黄芽的闷黄工艺

闷黄是黄茶制作特有的一道工序,是指将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的茶叶趁热堆积,使茶坯在湿热作用下逐渐黄变的特有工序。按茶坯含水量的不同又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叶子含水量的多少和叶表温度是影响闷黄的主要因素。湿度和温度越高,变黄的速度越快。

霍山黄芽闷黄茶,闷黄是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

霍山黄芽的加工工艺

1、采摘:分品种选择、采摘、拣剔、薄摊。鲜叶品种为当地金鸡种、棋江种,采摘期清明前后,时间20天左右。采摘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采摘时要求“三个一致”和“四不采”,即形状、大小、色泽一致,开口芽不采、虫伤芽不采、霜冻芽不采、紫色芽不采。

2、鲜叶处理:鲜叶采回后按照“四不要”进行拣剔,除去老叶、茶梗、杂质和不合标准的鲜叶,然后将鲜叶薄摊在团簸内,晴天无露水叶2-3小时,阴雨天4-5小时。鲜叶上午采,下午制,不制过夜茶。

3、杀青、做形:分生锅、熟锅(做形)。每锅投叶量20-30克左右,生锅鲜叶用特制的芒花把挑、拔、抖,充分散发水分,熟锅,主要是做形,芒花把在锅中呈三点头或升子底按同一方向运动,挑、拔结合,做形使叶身绉缩成芽稍挺直,形似雀舌,发出清香,为适度出锅。

霍山黄芽闷黄茶,闷黄是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

4、摊凉:时间15-20分钟,厚度1厘米,待叶冷回软上烘。

5、初烘:温度110-120℃,投叶量2-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勤翻、快烘,烘至茶稍有刺手感觉下烘。

赞(0) 打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ordpress@vipdown.org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霍山黄芽闷黄茶,闷黄是黄茶加工的关键工序!》
文章链接:https://www.282869.com/a/13569079.html